提起安史之乱,这场震惊大唐历史的浩劫,无疑是那个时代最为沉痛的一页。安禄山与史思明这两位权臣,在暗地里结成同盟,为了攫取帝位,终于爆发了这场席卷中原的叛乱。尽管最终安史叛军内部矛盾四起,导致他们的叛乱失败,但当时作为大唐至尊的唐玄宗李隆基,初期却只能狼狈地逃亡避难。他最宠爱的贵妃——绝代佳人杨玉环,也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,惨遭牺牲,成为历史的悲剧人物。
坊间流传着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:在兵变爆发前夕,年仅29岁的杨玉环竟亲自为安禄山洗澡,而当时李隆基对此竟无动于衷,视若无睹。更有甚者,即使叛军大军压境河北,李隆基在接到报奏时仍坚信这些只是诬陷安禄山的谎言,完全未料到眼前的危机有多么迫近。回想当年,唐玄宗李隆基曾开创盛世——“开元盛世”,被誉为贤明英主,但为何会在安禄山的欺瞒蒙蔽下,险些导致江山倾覆,民不聊生?
安禄山的身世颇为坎坷,父亲早逝,童年时他不愿与继父同住,心思早熟的他多次策划逃跑。继父安道买为一名将军,安禄山在成长过程中便开始接触兵法知识,为其日后从军打下坚实基础。安禄山性情好吃懒做,体型肥胖,且性格狡诈爱占小便宜。一次偷羊被当时的节度使张守珪逮个正着,本应被判死刑的他却不甘心因一只羊丧命,便对张守珪扬言自己能为征讨蕃族出力。张守珪见其胆识不凡,便赦免其罪行,让他与史思明一同服役。
展开剩余83%安禄山善于投机取巧,深知何时何地该发挥自己的价值。面对张守珪这位刚正不阿的将军,他竭力展现忠诚与勇猛,积极协助军队抓捕俘虏,借此博得信任。凭借这番精心伪装,他逐渐赢得了张守珪的器重。随着官职步步攀升,安禄山的野心也愈发膨胀。为了赢得皇帝的关注,他不惜花重金贿赂官员,营造自己清廉能干的良好形象,成功引起了唐玄宗的注意。
安禄山在收买人心方面极为慷慨,花费巨大,借助那些黑心官员的“推销”,他的地位迅速提升。彼时的唐朝宰相李林甫也是个善于巴结权贵的人物,他能执掌朝政,很大程度上源自对唐玄宗的极度谄媚与逢迎。唐玄宗既然称赞安禄山,李林甫自然紧跟其后附和。一来二去,安禄山“忠诚能干”的形象深深烙印在唐玄宗心中。
安禄山任御史大夫后,频繁进出皇宫,自然与皇帝及朝中重臣交往密切。由于身形肥胖,李隆基时常拿这点取笑他,安禄山却毫不在意。反倒表面上对李林甫等权贵极尽恭敬,常向李林甫打探自己的“工作表现”。若得到称赞,他便眉开眼笑;若评价平淡,立刻显得战战兢兢。久而久之,这番景象传到了李隆基耳中,令皇帝觉得安禄山胆小怕事,不足为虑。
李隆基之所以对安禄山产生误判,除了身边人被安禄山收买营造假象外,更重要的是,李隆基内心孤独且自负。唐朝历史上,“贞观之治”和“开元盛世”是两个鼎盛时代。前者由唐太宗李世民创建,后者则由李隆基亲手开创,显示他具备卓越的才干。但作为帝王的代价是孤独与冷漠。李隆基幼时,姑姑太平公主效仿武则天弄权,让年幼的皇太子生活在威压之下,时时刻刻感到危机四伏。
成年后的李隆基执政,为国家兴盛铲除了太平公主的势力,重用姚崇、宋璟等人担任宰相。尽管两人在位时政绩斐然,私下却贪赃枉法,且对皇帝缺乏应有的敬畏。李隆基另一宠臣女儿出嫁时,特意派宋璟前往,却被宋璟迟到并装病早退,令皇帝颜面扫地。种种内忧外患与政治勾心斗角,让李隆基疲惫不堪。他渴望听到顺耳的奉承之言,因而对那些善于谄媚的小人极为宠信。
安禄山正是在此时借机崛起。史料记载,杨玉环竟曾给安禄山洗澡,且李隆基亲眼目睹这一幕,竟觉得有趣无妨。为了麻痹皇帝,安禄山时常拖着臃肿的身躯,跳起自己学来的胡旋舞。虽然平日行动迟缓,但跳起舞来却出奇地灵动轻盈。李隆基觉得既滑稽又惊奇,视其为取悦自己的努力,便更加信任他。
安禄山成功取得皇帝信任后,便盯上了李隆基宠爱的杨贵妃。此时的杨玉环因深受皇帝宠爱,她的族兄杨国忠也官至宰相。安禄山见状心生一计,想通过“认干爹干妈”的方式攀附权势,竟然提出认杨玉环和李隆基为自己的“父母”,以此提升自己的地位。此举荒唐绝伦——他比杨玉环年长16岁,本应是长辈,竟反过来称呼为“干儿子”,引得众人哗然。
然而,安禄山对此毫不在意,依旧满怀真诚地向李隆基表达敬仰之情。花言巧语成功博得了李隆基与杨玉环的欢心,他们将安禄山视作逗乐的“傻儿子”,根本不将其野心放在眼里。李隆基甚至特意让人抬轿子送安禄山去观赏杨玉环为他洗澡的“戏码”,杨贵妃还用大号襁褓裹住安禄山,尽显喜剧色彩。
然而,这一切不过是安禄山的伪装。他的野心远远超出所有人的想象,真正的目标是皇帝的宝座。公元755年,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叛乱,掀开了安史之乱的序幕。此时,朝政由宰相李林甫和杨国忠把持,两人皆善于巴结权贵,疏远贤臣,导致朝中人才凋零,国家危机四伏。叛军一路势如破竹,逼近长安,李隆基却仍不信任情报,误以为安禄山不敢造反。
直到敌军战鼓震天,兵锋直指皇城,唐玄宗这才惊醒。面对叛军的凌厉攻势,皇帝显然陷入下风。杨国忠因指挥无方,士兵怨声载道,最终被手下所杀。士兵们还逼迫皇帝下令处死杨玉环,才愿继续战斗。为稳固军心,杨玉环成了政治牺牲品,惨遭赐死。
而安禄山在安史之乱初期胜利后,自立为王,极尽宠爱长子安庆恩。此举激起了另一个儿子安庆绪的忌恨,安庆绪秘密买通宦官,深夜行刺杀死了父亲。但命运弄人,年轻的安庆绪终究敌不过老谋深算的史思明,被其暗算。随后史思明也被儿子史朝义所杀。叛军内部的争斗让军心涣散,战局日益败退。最终,随着史朝义自缢身亡,叛乱宣告结束。
李隆基虽侥幸活命,却失去了人心。他的儿子李亨逼迫他退位,并因害怕父亲复辟,甚至驱逐了长久陪伴李隆基的高力士等忠臣,将老皇帝孤立于深宫之中,孤独度过余生。谁能料到,这位曾经雄踞天下的至尊皇帝,最终在人生暮年失去了一切。
常言道“骄兵必败”,李隆基并非无才,反而过于自信。正是他对自己才干的骄傲和轻信,使得安禄山的谄媚和拍马成功蒙蔽了他的双眼。他未能保持清醒和平常心,未能做到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,这才是他最终走向失败的根本原因。
——《杨贵妃为安禄山洗澡之谜》
——《唐玄宗的孤独与安禄山的崛起》
发布于:天津市股票在线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