穴位按摩
经络相当于身体这个城市的道路网络,中医有"通则不痛,痛则不通"之说。穴位按摩作为一种备受推崇的自然疗法,通过在体表特定部位施以正确手法,能够起到健体养生、防治疾病的作用。
《黄帝内经》强调"上工治未病,不治已病,此之谓也",揭示了预防医学的重要性。穴位按摩正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。
在生理状态下,经络具有运行气血、沟通表里、联络脏腑及感应传导等功能;而在病理情况下,经络则成为病邪传导与病变反应的途径。
《素问·皮部论》指出:"邪客于皮则腠理开,开则邪客于络脉,络脉满则注于经脉,经脉满则入舍于脏腑也。"这段经典论述阐明了病邪从皮毛腠理(腠còu,皮下肌肉之间的空隙)内传脏腑的传变规律。
因此,掌握这一传变规律后,我们可以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进行有效干预和预防。
五个穴位
人迎穴
名解:人,民众也,指胸腹部;迎,迎受也。该名意指地仓穴分流传来的地部经水,向胸腹以下的身体部位传输。与大迎穴传送上头的气血相比,头部为君,其所受气血为大、为尊,胸腹手足部则为民,气血物质的配送方式不同,故名。
精准定位:在颈部,喉结旁,当胸锁乳突肌的前缘,颈总动脉搏动处。
简单取穴:正坐,头微侧,在颈部喉结旁,颈动脉搏动处旁的胸锁骨乳突肌前缘即是。
功效主治:理气利咽,平衡血压,适用于咽喉肿痛、气喘、高血压。用拇指指腹轻轻上下按压本穴,每次1-3分钟,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调节血压,清利咽喉,缓解咽喉疾病,远离高血压。
天容穴
名解:天,天部也;容,容纳、包容也。该穴名意指天窗穴传来的天部湿热之气,至本穴后,湿热之气散热冷却化为天部的云状气态物并聚集于穴内,如被本穴包容一般,故名。
精准定位:在颈外侧部,当下颌角的后方,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凹陷中。
简单取穴:耳垂下方的下颌角后方凹陷处即是。
功效主治:清热利咽,适用于耳鸣、耳聋、咽喉肿痛、扁桃体炎、咽喉炎、颈项强痛。用中指指腹按揉本穴,每次1-3分钟,可以促进头颈部血液循环,预防颈椎病,还可以护咽消炎,预防呼吸道疾病。
扶突穴
名解:扶,帮助、扶持也;突,冲也。该穴名意指天鼎穴蒸发上行的水湿之气,性滞重,至本穴后无力上行于天,是在心的外散之热扶助下才得以上行,故名。
精准定位:在颈外侧部,结喉旁,当胸锁乳突肌前、后缘之间。
简单取穴:端坐,抬头直视前方,一手放于颈部,拇指弯曲,其余四指并拢,手心向内,小指放于喉结旁,其食指所在处即是。
功效主治:清咽利喉,消肿止咳,适用于干咳、气喘、咽喉肿痛。经常用指腹点压本穴,每次1-3分钟,可以预防咽喉疾病,远离咽喉肿痛、咳嗽、气喘,有效保养咽喉部。
①人迎穴
②扶突穴
缺盆穴
名解:缺,破散也;盆,受盛之器也。该穴名意指气舍穴外溢而来的地部经水及外散的天部之气,至本穴后,地部经水满溢外散输布四方,如水注缺破之盆的溢流之状,故名。
精确定位:在锁骨窝中央,距前正中线4寸。
简单取穴:正坐,目视前方,乳中线上锁骨上方凹陷中点,按压有酸胀感处即是。
功效主治:止咳平喘,开胸顺气,适用于咳嗽、气喘、咽喉肿痛。用拇指按压推擦,每次1-3分钟,可以有效缓解咳嗽、气喘症状,预防乳腺增生。
天窗穴
名解:天,天部也;窗,房屋通风透气之通孔也。该穴名意指肩中俞穴的上行热气由本穴上行头面天部,以及循颈项上行的炎热之气由里部外传本穴的表部,由于散热作用如同打开了天窗一般,故名。
精确定位:在颈外侧部,胸锁乳突肌的后缘、扶突后,与喉结相平。
简单取穴:转头,从耳下向喉结中央紧绷肌肉后缘,与喉结相平处即是。
功效主治:聪耳利咽,宁神,适用于耳鸣、耳聋、咽喉肿痛,颈项强痛。用中指指腹按揉天窗,每次1-3分钟,可以预防听力减退,缓解颈项强痛,预防耳疾。
①人迎穴
②扶突穴
③天窗穴
股票在线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